虽然我身为槟城人,但自小很少出门,巴士也是上了中学才会搭,所以大部分槟城的路我都不认识。先天的不足,加上后天也没有努力,所以我就成了路痴,迷路的经验不下百次。但很庆幸的,生活圈子慢慢扩大后,我有了接触其他地方的机会,也在这些地方留下了很多回忆。
Komtar 光大
曾经是槟城人的骄傲,休闲时必到的好去处,曾几何时,已经没落,成为马来仔的天堂。
小时候常常跟家人去光大打发时间,那里有很多的商店,有光大超级市场,有旧式戏院,还有小孩子最爱的游戏机。依稀记得第一次,也是最后一次去那里的戏院,是父母带我去看Tom and Jerry电影。只记得那里的戏院很热,椅子也很不舒服,破破烂烂的,还不时被破的椅皮刺到。中学时期去光大,不外是为了买翻版以及正版光碟。现在的光大,去了都会怕,一位女性朋友曾在摆挡时被马来仔非礼。唯一会让我回到那里的原因,应该只有那里的咖喱面吧?五六十岁阿伯卖的咖喱面还没端来就嗅到香味了,两块钱一碗,里面还有几尾虾,吃了欲罢不能。一零吉五十仙的冰美禄虽然稍贵,但浓厚的份量就值回票价了。吉隆坡的,把黄面丢进咖喱鸡的咖喱,就叫咖喱面,不吃也罢。
Prangin Mall 屁拉音摸
上了中学后,交到一群损友,慢慢得学会搭巴士下去屁拉音摸(用怪怪的译名,结果打字的时候也很痛苦,活该)玩。首先大家会很好奇,又屁又拉又摸的到底是什么东东?它呢,其实是槟城的一间新兴建的广场,那时候年轻人都受宠若惊,从此多了一个浦点,槟城人不像吉隆坡人那么好命,购物广场来来去去也只不过是那几间,不过那是八年前的故事了,现在已经沦为外劳的天堂。它的面积在当时是蛮大的,而且有不少的店,不过当然我们到那里的主因并不是为了逛街,是为了那里的网咖才去的。当年可以搭半小时的巴士下坡底,就为了打一局CS或Warcraft,年轻真好。除此之外,当时广场里的大众书局也是全槟城最大的,所以有时候放学后就和良友在那边耗上一整天,不过穿着制服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,因为随时被警察叔叔抓来问话,然后就会被学校奖赏好学生奖 – 大过一个。因此,通常我们都会拿衣服去学校换。不懂为什么,那时候就是很喜欢那里的气氛,以及种种的活动,如看戏、射箭、逛街、看书、打机、看电脑零件等等。对了,在割你还没开张之前,这里的戏院应该是最新最舒服的,那时候槟城的老戏院正在慢慢没落,好怀念跟父母看戏的旧时光。此外,这里的东炎火锅 - 刷刷乐是我的最爱!就算不吃火锅,我也会点海鲜东炎面来吃,一样回味无穷。
One Stop一停
接下来,屁拉音摸的网咖已经开始玩到厌了,就转向一停新开张的网咖。新的网咖有舒适的灯光、冷气,以及一流的电脑设备,比起屁拉音摸的烟客四处吞云吐雾,塑胶椅子,像犯罪份子住的场所,以及out到不行的Pentium 3,简直是天堂与地狱啊!写到这里,不由得更佩服当年的我,因为为了一尝淫欲,啊不,是玩欲,我竟然可以转两趟的巴士到一停去!车程由本来的半小时,变成了一小时半,一来一回,三小时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。当瘾一来时我们就不能自己,甚至星期六课外活动后一大清早就去那里打机,到下午才乖乖回家。还记得第一次来一停的时候才小学而已,而且第一次来就留下很差的印象,逛街逛到一半竟然停电,结果被困在超级市场里。这里的台湾美食店不得不介绍一下,套餐十五块里面有得找,包水包汤包甜品,吃足瘾!其中又以台湾牛肉面的味道最赞。由于以前几乎每次去那边都会吃,现在我闻到牛肉面的味道就会头痛腹泻,狂吐不止。
Gurney Drive 割你袋
在割你开张后,屁拉音摸的地位就不保了。这里的水准可以媲美某些吉隆坡购物广场,环境舒适优雅,又面向大海,自然受到大家的喜爱。刚开始接触这间购物广场时,觉得它高不可攀,但后来因为在拉曼学院就读,又误交损友,所以读diploma的那两年几乎每天都往那里跑,而广场内大大小小的餐厅几乎都被我们吃过一遍了。第一次去那里应该是在红盒举办小学同学会,乡巴佬的我几乎被它迷住了(这是前提,后来也是一看到它就头痛腹泻,全身不舒服。)说回diploma那两年,实在有够疯狂,一放学后就去割你逛街看戏吃东西,就算没有放学也会去那里吃东西。差不多每天都是吃餐厅的食物,几乎每隔两三天就会看一部戏,差一点就穷到要吃面包了。在这里留下了不少疯狂的回忆,包括喝醉后坐在板凳上痛哭、创下最快的泊车纪录 – 泊三分钟就出来了、第一次见到心仪的偶像、第一次在停车场等了三十分钟才能出去、还有很多很多...
写完了,觉得自己很无聊,写了那么多没意义的东西;读完了,更无聊,都不懂这篇文章的意义何在。结论,浪费时间读这篇文章的人跟我一样无聊。